2025年4月12-13日,我院英语(师范)系副主任贺婷婷参加“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会议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理解当代中国”融入学科与课程的方向与挑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外语教育领域的专家与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话外语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此次研讨会在武汉举行,由教育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系列虚拟教研室、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武汉纺织大学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协办。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黄宏发主持,教育部外指委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武汉大学副校长何莲以及外研社社长助理李会钦分别发表致辞。
孙有中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深刻阐释了“三进”(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的重大意义,围绕扎实推进“理解”系列课程建设展开论述。他着重强调提高专业适配度的必要性,同时呼吁外语教育进入“外语2.0时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外语本体能力的培养,并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寄予殷切期望。
何莲副校长立足武汉大学的校本条件,回溯学校历史,发掘红色基因,深入分析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指出此次研讨会为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搭建了优质平台。
李会钦老师则全面介绍了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在外语人才配置优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果,尤其是关于推进“三进”政策的落实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与实践经验。
研讨会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人才培养到国际传播等多个方面。与会者围绕“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开热烈讨论。其中,武汉大学罗菁副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吴志杰副教授分别以汉英口译课程、英语读写课程为载体,展示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教学应用,为现场教师带来极具参考价值的公开课范例。
我院英语(师范)系副主任贺婷婷深度参与研讨会,并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主持的分论坛三“汉英翻译课程交流”中积极研讨。张威教授就翻译类课程与“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的深度融合提出专业指导建议。来自广西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优秀教师,也在该环节分享了各自在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中的宝贵经验。
张威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的实践成果,鼓励大家在教学中既要夯实课本基础,又要敢于突破创新,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逐步提炼出更具普遍性的教学理念,推动翻译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这种既重视理论又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思想交流的盛宴,更是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它为全国外语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优质的沟通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对全面提升我国外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撰稿人:贺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