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研究中心“文化翻译”工作室进行座谈会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24-04-11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4月11日,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文化翻译”工作室在研究中心办公室举行内部座谈会,中心副主任孟华教授、极地中心研究员罗颖老师、孙逸老师以及中心兼职秘书何梓健老师参加了对谈。


各位老师对谈中


座谈主要围绕“物叙事”和“文化翻译”展开。罗颖老师就自己在极地多年的田野调查经历说到了原住民对于自然物的崇拜和顺应,包括房屋的建造、日历山、天时预报等有趣的现象,对于传统的人-物关系有崭新的开拓,也确证了在这种关系中,物对人有突出的影响,人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能更可持续。凸显出明显的符号特性和躯体实践性。

孙逸老师针对气候变化和教育的关系谈到了当下极端气候和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影响到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审视,因此作为知识和思想手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她也举出了垃圾分类和塑料袋从过去认知到当下反应的研究设想,十分具有前瞻性。

何梓健老师从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试推指示符号是否能指涉“物翻译”,并分了三个类别:非意识的信号翻译、浅意识的线索翻译,以及重规约的指代翻译,也分别代表了人对于物的干涉程度。

对谈中途,鲁东大学的亢世勇教授也加入了聆听与分享,他以多年的语言研究、语言数字化、字体设计的研究工作为例,阐述了当下数字媒介、人工智能对语言和字体认知和生产的改变,对于理解现今文化的形态和载体有进一步的启发。

孟华教授对这些观点作出了细致的阐释和总结。他强调了文化应被视为一种符号活动,并关注活态和在场文化,包括象征符号和景观。作者提倡具体的研究对象,以避免泛泛而谈,并推荐田野调查作为研究方法。同时提到研究物符号(物语)是理解文化系统的重要途径,这一系统形成文脉,并影响人类生活。通过符号学研究,可以分析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发现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文图/ 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 何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