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动物科普】南极巨型海蜘蛛:如何在深海中“躺平”?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图片

奥秘无穷的南极海域,潜藏着一种堪称“躺平大师”的独特生物——巨型海蜘蛛。尽管它的名字里带有“蜘蛛”二字,却和陆地上吓人的蜘蛛大不同。这类生物在汪洋大海中不易被察觉宛如隐匿于深海的幽灵即便有鱼类从它们身旁游过,也往往对它们视而不见,毫无捕食的欲望。究其原因,主要是巨型海蜘蛛奇特的外观。它有着细细长长的腿,在水里犹如天线般肆意伸展,整体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美味可口的海洋生物相去甚远。

那么,巨型海蜘蛛究竟是如何在这冰冷的海洋中生存繁衍的呢?它们那纤细腿部上的小孔又隐藏着怎样的呼吸奥秘?还有那令人惊叹的体型变化,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生物学机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巨型海蜘蛛腿部小孔呼吸和神奇体型变化的神秘面纱吧!

别害怕,我只是路过噢~

极地巨型化(Polar Gigantism)特指极地海洋与深海环境中体型异常巨大的海洋生物现象。在全球多数海域仅数厘米长的海蜘蛛,于南极洲的南冰洋可生长至50厘米宽,其最大腿展可达70厘米。与生活在温暖水域的同类相比,蠕虫、海绵及其他海洋物种在极地环境亦呈现异常巨大的体型特征。这一体型悖论长期困扰着研究人员。

一种主流假说认为,由于这些深海生物呼吸的氧气较少,新陈代谢速率降低,从而突破物种常规体型限制。该假说称为“氧温假说”基于氧气供需平衡理论提出低温下代谢耗氧需求增速低于氧气扩散供给,使大型生物不易缺氧。为极地巨型化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但需通过实验验证。

为验证氧温假说”(Oxygen-Temperature Hypothesis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蒙大拿大学联合开展实验,并将研究结果《极地巨型现象和氧温假说”:对南极须肢动物体型上限的测试》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研究团队选取南极巨型海蜘蛛两大代表属巨螯蛛属(Nymphon)和钝吻蛛属(Colossendeis),涵盖6个物种共42个样本,监测海蜘蛛对不同水温的反应。

研究人员南极洲麦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对6种本土巨型海蜘蛛进行梯度水温适应性测试。实验过程中,通过持续翻转海蜘蛛,并记录其自主翻身次数,评估其生理耐受性。水温从接近原生环境的-2℃(28℉)逐步提升至10℃(50℉),以模拟环境温度变化。研究人员预测,随着水温升高,巨型海蜘蛛会因为氧气需求增加以及温度剧烈变化而越来越难以翻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巨型海蜘蛛能够迅速适应温度的变化,在温暖水域中的表现与小型海蜘蛛无异。这一发现与“氧温假说”预测相悖,表明巨型海蜘蛛可能具备独特的生理机制,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维持高效的气体交换。

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巨型生物不仅能在远超日常温度的环境中存活,其应对高温的方式竟与小型同类完全一致,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凯特琳·希希多(Caitlin Shishido)表示:“按常规理论,大型生物本应更快耗尽氧气储备。” 这一发现提示,巨型海蜘蛛的多孔呼吸系统可能具有高度的演化弹性。

其实我生存了有五亿年喽~

巨型海蜘蛛具备独特的呼吸机制,它们借助腿部的小孔进行呼吸。尤为特别的是,其腿部呈现出一种类似瑞士奶酪的多孔结构,这种精妙构造是它们呼吸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巨型海蜘蛛而言,体型大小与腿部孔洞数量存在显著关联。体型越庞大的巨型海蜘蛛,其腿上的孔洞数量就越多。这一发现为理解巨型海蜘蛛适应特定环境提供了关键线索,或许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应对温暖水域中更高的耗氧需求。

深入探究其原理,腿部布满的多孔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在气体交换过程中,更多的气体能够与巨型海蜘蛛体内的组织进行接触,从而显著提高了氧气摄取的效率。凭借这一高效的呼吸机制,巨型海蜘蛛即便处于极端环境条件下,也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短期实验而长期暴露于更高温度环境可能会对巨型海蜘蛛造成伤害。需明确的是,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实验中设置的9℃温度已接近南极海洋生物的致死阈值,因此长期热暴露对巨型海蜘蛛的实际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指出巨型海蜘蛛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可能超出此前预期。此外,从更广泛的生物学角度来看,巨型海蜘蛛多孔呼吸系统展现出的演化弹性,也为极地生物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好啦,本期的科普又到尾声咯!如果你还有点意犹未尽的话,赶快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南国极地问题研究中心”公众号吧,往后我们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极地科普哦~

原文链接:

https://www.earth.com/news/sea-spiders-antarctica/?sessionid=263528646

文字翻译 | 22级英文学院 阮均怡 22级中文学院 陈俊好 编辑 | 22级中文学院 陈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