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寒风凛冽呼啸,高海拔山区的冰雪常年不化,在多数人眼中,这些地方是生命的禁区。然而,就在这看似荒芜、恶劣的绝境之中,高山植物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生长。这些高山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默默塑造和改善着周边环境,如今更成为警钟,警示着人类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它们的世界,探寻那些生命的奇迹。
紫色虎耳草、雪漆姑草和垂花虎耳草(从左到右)
多数人一想到北极或者高海拔山区的景观,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连绵不绝的冰雪以及裸露的岩石。然而,这些看似荒芜的地方,却也有淡色的花朵静静绽放,有的花朵直径甚至仅只有几毫米。这些微型花朵不仅能抵御地球上最为恶劣的栖息环境,还能改造周边的景观,为其他物种的存续提供支持。
你可别被它们娇嫩的花瓣所迷惑了。一些岩茉莉和蚤缀品种能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珠穆朗玛峰区域扎根生长,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而紫色虎耳草更是分布广泛,在世界最北端的格陵兰岛北部的卡菲克卢本岛,以及整个北极地区、阿拉斯加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顶端,都能看到它们繁茂生长的身影
蔓生杜鹃花
这些看似脆弱的植物,实则拥有应对极端气候的智慧,它们微小的体型有助于抵御寒冷天气和猛烈的大风。其矮小且紧密的叶子,起到了空气动力学陷阱的作用,有效减少风力的影响,还充当了水和太阳辐射的储存系统,提高了生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垫状植物的叶子呈现出密集的圆顶状结构,其内部的微空间能够有效保持水分和热量,内部温度甚至有可能比周围环境高15°C。
蔓生杜鹃花开着细小的粉色花朵
先锋植物
垫状植物和苔藓对其当地环境(被称为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工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够稳定当地恶劣的微气候,并且往往是首批在裸露地面上定居的植物。随着垫状植物的生长,它们通过在植物体内直接积累有机物以及通过其根系积累有机物,改善了贫瘠土壤的湿度和养分含量。通过缓和极端温度,垫状植物降低了其周围环境的霜冻风险。这些过程创造了一个更适合那些压力耐受性较低的植物物种的栖息地,包括菊科和豆科的北极高山植物。
雪漆姑草上的隐翅虫
因此,垫状植物形成者是山区和极地地区至关重要的“保育”植物。它们还为包括甲虫和称为跳虫的无翅微小昆虫在内的小型节肢动物提供庇护。这些动物反过来可能会为它们所栖息的植物授粉,并为食物链中更高级别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令人担忧的趋势
这些微小的北极高山植物如今敲响了警钟,警示人们气候变化将引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些植物与雪关系密切,雪为它们提供了保护,让它们免受外界的干扰和侵蚀。然而,气温不断攀升,致使积雪提前消融,这就为原本生长局限于低海拔、低纬度地区的其他物种创造了传播条件。因此,植株相对高大的常见植物,如普通稻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正逐渐挤占植株较小的北极高山植物的生存空间。
雪漆姑草生长在苏格兰本洛尔斯山上
高山地区正以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迅速攀升,且在地理上与其他气候相似区域相互隔绝,这让生长于此的特殊花卉陷入绝境。以英国北极高山植物为例,其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植物数量,还威胁着依赖这些植物生存的物种的未来。雪漆姑草,这种通常不超过一便士大小的垫状植物,就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典型案例。由于气候变化,它成为英国第一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保护等级从易危提升为濒危的开花植物。基于苏格兰高地长期监测数据的研究显示,随着气温升高,雪漆姑草、山蚤缀和垂花虎耳草的生长范围正往山上方向移动,它们面临着在山顶灭绝的危机。因为已没有更高的地方供它们继续迁移,一旦现有栖息地不再适宜生存,它们将无处可去。
如果我们失去了位于英国山顶这些处于全球分布边缘的植物,那么这些植物在北极和阿尔卑斯山的生长据点也将岌岌可危。高山植物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处的改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苔藓剪罗秋是一种山地野花
极地和山区堪称生物多样性的避难所,孕育着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以寻觅的独特物种。我们面临的风险是,极有可能失去稀有物种赋予我们的文化和启发,这对于我们自然遗产的保护而言至关重要。植物作为地球上其他生命形式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与食物网的基石,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有关保护生物的新闻报道里,植物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这种现象被命名为“植物盲症”。为了让人们认识到植物生命的重要性,科学家、自然作家以及媒体通常会借助那些高大显眼的树木或开着大而艳丽花朵的植物物种,以它们作为宣传和科普的切入点。
但在浩瀚的植物世界,除了这些容易被关注到的大型和艳丽植物,还有大量的微小植物,它们虽常隐于我们的视线边缘,却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些微小植物值得我们献上最真挚的赞美,更亟需我们采取实际行动加以保护。要知道,倘若我们对它们弃之不顾,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地球极端地区那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便会随着悄然流逝的时光,无声无息地走向消亡。
好啦,本期的科普又到尾声咯!如果你还有点意犹未尽的话,赶快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南国极地问题研究中心”公众号吧,往后我们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极地科普哦~
文字:23级中文学院 王华清 22级中文学院 | 陈俊好 编辑:22级中文学院 陈俊好
原文链接:https://www.arctictoday.com/tiny-but-tenacious-arctic-alpine-plants-are-engineers-and-warning-bells/?sessionid=93051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