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理】气候变化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变迁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21-01-10浏览次数:92

摘要: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加速,北极区域的安全风险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于北极的影响远不限于生态环境本身,也对资源竞争和地缘政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国际安全产生深层次影响。在生态环境方面,气候变化对北极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冲击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在资源安全方面,气候变化引发了北极资源开发热潮,在资源可持续发展、原住民保护和规则建设方面产生矛盾和竞争;在地缘政治方面,气候变化引发北冰洋海域的争夺和跨界冲突等将会改变北极地缘政治现状。气候变化不断推动北极生态系统和政治经济地缘关系处于变化之中,相关域内和域外国家仍将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地缘利益等进行合作与竞争。

关键词:气候变化;北极;非传统安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正经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日渐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气候变化趋势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大量讨论在北极新的安全问题和既有安全矛盾升级的可能性。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并产生协同安全效应。北极对整个地球变化的动力机制、生态、海洋循环和气候变化都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在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北极地区因其蕴藏的巨大资源和占据重要国际能源航道的特殊优势,已日益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版图的战略要地。

作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蕴藏丰富、地缘环境复杂的区域,北极需要通过多维度的方法加以综合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奥兰·杨(Oran Yang)认为,“北极与全球系统的联系在变化中得到加强,值得关注的效应是,发生在北极的变化往往是全球范围追求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这些发展看似与北极毫不相关。这种综合效应实际上源自政治、经济和生态三种力量的相互交织和作用,亦可以称为地缘环境的驱动力、地缘经济的驱动力和地缘政治的驱动力。”

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气候安全、北极资源和地缘政治等方面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还利用“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未来地球计划会议”、“极地科学学术年会”等参会机会,对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极动植物保护项目、北极海洋科学委员会等机构的学者进行了访谈,采用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传统地缘政治安全三个方面,就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安全形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气候变化与北极生态环境安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地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地球表面被大气所覆盖,所有国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冲击。”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最明显的影响是海冰、冰川、雪的减退,北极冰川融化问题从1972年首次人类发展峰会就成为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抓手。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 报告,从现在到2100年,北极的气温每十年将升高0.14—0.5摄氏度,2100年北极地区的气温将上升2—9摄氏度。同时,北极冰层覆盖范围减少的趋势在不断加快。北极自1978年以来,冰的面积一直在减少,其中夏季海冰面积平均每10年减少7.4%。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其《2025年全球趋势》(Global Trends 2025) 研究中指出,北极季节性的无冰状态甚至在2013年就有可能出现。200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这导致格陵兰大岛出现历史最高纪录的冰量融化。这样的温度将最终导致北冰洋夏季没有海冰,北极冰冻面积及未来北半球积雪面积将进一步减少,大部分多年冻土的融化深度增加。北极海冰面积明显减少,北极春季海冰厚度减少40%。北极南部分水岭地区的变暖估计会使温度增加2摄氏度,从而造成永久冻土的融化,北冰洋海冰范围1979—2005年间以2.7%/10年的速率缩小,海冰厚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变薄。

北极系统性变化会对全球气候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北极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北极直接影响全球大气环流、融化的海冰将推动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层融化推动全球海平面上升。北极冰川融化引发全球海平面上升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的重要议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北极冰雪融化将会导致极地重量向赤道发展,引发地球物理属性的重大变化,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生态威胁之一。北极变化还会影响全球海洋循环,气候变化将最终导致北冰洋夏季没有海冰,而冰川和格陵兰大冰原融化而成的水将会改变北冰洋的淡水源,从而最终影响海洋循环。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循环的改变都会给人类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对北极区域来说,气候变化带来了北极地区温度升高和环境系统的变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温度升高所带来的冰雪融化和生态变化正在对该地区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南北两极部分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动植物物种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迁移。树叶发芽、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提前出现,开始出现生态失衡现象。北极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SDWG)在《脆弱性和适应气候变化》(VACCA)的报告中提出,气候变化和人类在北极地区的活动增多影响了北极的生物多样性,高级北极生物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已经遭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同样明显的是,作为北极海洋生态体系基础的海冰的减少和该地区向季节性不结冰转变的现象,对于北极的生物多样性也有负面影响。《保护北极熊条约》的签约各方最近意识到气候变化,特别是北极海冰减少是对北极熊生存最大的长期威胁。加拿大哈德逊湾的雌性北极熊的平均体重已经从1980年的650磅下降到2004年的507磅,并且研究显示,北极熊有可能成为在本世纪末第一个因为气候变化而灭绝的已知物种。在2009年的《保护北极熊条约》缔约方大会上,各国一致同意:为了从长远上保护北极熊,必须成功减缓气候变化。

奥兰·杨认为,“从地缘环境角度来看,气候变化给北极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远高于地球的其他部分。气候变化给环北极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包括海岸侵蚀、冰川融化、冻土松解、海洋酸化、迁徙动物失去巢穴和近北极地区森林的毁坏等。除了气候变化,其他的地缘环境因素也对北极环境变化起到破坏作用,如一些污染力强的物质,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重金属(汞等)”。由于气候变化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变化速度相对缓慢,故而容易被忽略,因此,人类往往忽视了北极生态环境系统的缓慢变化以及预期到来的生态灾害。北极生态环境系统也是不可逆转的,或者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成本来降低这些伤害。

二、气候变化与北极能源资源安全

北极地区蕴藏大量资源。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北极地区未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30%;可燃冰440亿桶;新增储量的80%来自北极海洋。预计世界未开发的石油资源的近22%位于北极圈北部地区,主要包括七大地区:南喀拉海、北喀拉海、东西伯利亚海域、楚科奇海、阿拉斯加北坡地区、东格陵兰地区和巴伦支海区域。这些油气主要集中于北冰洋国家的沿岸和附近海域,特别是俄罗斯北部沿海与巴伦支海地区。此外,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石墨、稀土等矿藏。北极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超过1万亿吨,超过全世界其他地区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气候变暖使北极资源开采的条件大为改善、北极航道开发前景日益明朗气候变化推动了北极资源航运,德国航运协会国际和欧盟事务部部长丹迪·豪瑟(Dandiel Hosseus)指出,“气候变化使得欧亚之间的航行变得容易,与资源开采相关的设备运输、资源运输和其他物品运输将日益频繁”。据全球保险组织英国劳合社(LLOYD)统计,未来10年,北极在近海能源方面可以吸引1000亿美元的投资。因此,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油气等资源的开采条件的改善,既引起相关国家和公司的参与博弈,也触发了深层次的资源安全担忧。虽然冰层融化将提高一些陆上和海上区域的利用,但是高流动性的北极海冰、经常性北极裂冰、天气异常以及更严重的海岸侵蚀等其他影响,将给北极海上运输和石油开发制造很多新的挑战和危险。环境和发展矛盾、围绕新规则的博弈、以及原住民保护等成为北极资源安全的焦点。

首先,北极出现了生态安全恶化和经济机会反向上升的现象。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开发北极资源最严重的挑战。《北极近海油气开发指南》认为,北极油气开采活动产生的最大威胁是在生态环境脆弱海域发生的油气泄漏,这将危及北极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和濒危物种。与地球上其他海域相比,在极地冰区发生的油气溢出,以及开采人员和设备带来的污染更加难以清理,大自然本身的修复进程也更加缓慢。这些污染和排放将给脆弱的极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公司成本收益看,在北极海域钻探油气,石油公司会因为环境保护和设备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产生新的成本。在阿拉斯加北坡油气田项目的投资要比得克萨斯州同样的项目投资高出很多,在北海水域开采油气的成本要远远低于挪威的巴伦支部分海域。溢油事故带来的赔偿很可能会使一家石油公司陷入危机。受2010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影响,许多欧美石油公司由于担心北极采油井压过高引发漏油事故,在北极开发石油步伐一度放慢。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及部分原住民组织则坚持禁止开发的观点。绿色和平组织对北极生态环境的未来抱有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危机意识。在他们看来,北极环境风险是人类带来的,很多国家在北极追求资源开发和经济利益,他们主张应该在北极范围内停止资源开发,停止物质资料和人口在该地区的增长,回到“零开发”的道路上去。许多国际石油公司在北极的资源开发活动都遭遇绿色和平组织等环保组织的反对,因而倍感压力。2010年,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利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阻挠北极深海采油,并占领了的巴芬湾的钻井平台,同时试图阻止英国卡恩公司(Cairn)格陵兰岛的钻探活动。2013年,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搭乘“北极曙光号”(Arctic Sunrise)前往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位于贝绍拉海(Pechora Sea)的普里拉兹罗诺伊(Prirazlomnoye)油田的钻油平台阻碍勘探活动,并与俄罗斯公司和政府发生了冲突。“极地曙光”号及船组人员因被指控犯有“流氓罪”遭到俄罗斯政府扣留,该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北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开发北极资源最严重的挑战。北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北极理事会及其成员国坚持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北极国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通过各种治理机制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北极原住民生态、保护野生生物、珍惜油气资源,以及规定经济活动在北极海域造成的污染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等。

其次,北极资源开发相关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引起了各国激烈竞争。北极自然资源的开发推动着对巴伦支海、喀拉海、楚科奇海,以及最近出现的格陵兰岛西海岸上海洋运输系统需求量的增加。随着北极海冰的融化, 夏季航运周期的延长,相关北极航运的业务量都有大幅增长。从目前状况看,北极相关航道主要承担的是夏季北极地区内部的运输,比如格陵兰沿海航运,加拿大北极群岛航运,以及在巴伦支海附近俄罗斯和北欧国家之间的航运等。穿越北极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线路还在形成之中。在当前的北极极地规则制定过程中,北极国家和少数近极地国家、代表航运利益的国家和组织,以及环境保护组织参与讨论活跃。各方基于自身利益和理念,立场各有侧重,在整体强调国际治理责任的前提下,无不积极投入博弈,竭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一方面,部分北冰洋沿岸国出于自身利益,基于对海冰融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判断,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推广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争夺话语权。2002年,挪威开展了“北方海上走廊”专项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北极地区海陆运输系统,将北极航道打造成运输成本低廉的跨地区航道,同时实现北极航道输送能源的商业价值。2004年,北极域内国家联合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组成了北极海运研究工作组。2005年,加拿大交通部开展了“加拿大北极航运评估”的研究,对于加拿大北极群岛的导航设施、海上通信、领航、搜救,以及港口状况、航运服务水平、环境保护和危机应对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北极理事会也于2009年发布了《北极海运评估报告》。这一评估性研究从2004年开始由加拿大、芬兰、美国领衔开展,它们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航运公司、造船业主、船级社、航运保险业、航运协会等。报告对2020年的北极航运及其对经济和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2011年9月,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将把北方航道打造成与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航线一样重要的全球海上通道。北极国家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域外国家商船使用北极航道,发掘其商业价值。另外,北极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对不足,要想真正实现北极航道的商业利用,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环境保护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域外国家的参与。另一方面,非北极行为体特别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也积极参与和筹划北极航道的建设。2009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了《面向2018年的欧盟海运战略目标和建议》的报告,规划了欧盟参与北极航道利用和环境治理的长远战略。2010年,欧盟委员会就北极航运前景发布了研究报告,分析了北极航运的法律问题和北极各国航运战略及政策。2013年,北极理事会部长会议《基律纳宣言》将“改善(北极)经济和社会条件”中的北极资源开发置于首要位置。2014年,北极经济理事会成立大会文件指出,经济理事会将通过“分享优秀经验、技术方案和开发标准及其他咨询”来推动北极商业活动和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历史已经证明,海上贸易通道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甚巨。围绕着北极资源与航道的利益预期,全球的投资者将大规模开始开发前的布局和抢位。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和航运公司已经进入北极开展试探性的运营阶段。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意大利埃尼集团(ENI)、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国际油气生产者协会(OGP)、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挪威船级社(DNV)都参与北极航道和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细则完善。

最后,北极资源开发和北极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之间也存在矛盾冲突,对原住民可持续的狩猎、捕鱼和采集等产生了不利影响。原住民正经历着气候变化对他们家园的最直接影响,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压力。北极原住民和相关环境组织提倡捍卫传统的生活方式,抵制人为力量对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要求北极理事会加强《北极近海岸油气开采指导方针》的实施和监督。与此同时,原住民和北极资源开发企业也在不断博弈,谋求己方最大的利益。2011年,格陵兰因纽特人组织(Inuit Nunaat)《关于资源开发原则的宣言》支持“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开发北极地区的资源”的观点,并要求在北极地区为可持续经济基础创造条件,因纽特人提出应确保资源开发项目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所有开发必须采用最严格的、最成熟的环境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到北极自然条件等。

三、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安全

随着冷战的终结,美苏在北极地区的权力争霸成为过去,但是,地缘政治和权力政治的影响并未随之而终结。进入21世纪以来,北极地区正经历着深刻变化,而这些变化导致北极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联系日益紧密。环北极国家在地缘经济和权力政治的影响下展开新的博弈,对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变化产生了影响北极相关地缘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主权权益的交叉重叠和相互竞争,如领土、海域、大陆架以及自然资源的划分、航道管辖等,相关领土主权之争是北极国家的核心权益冲突:

第一,在领土争端方面,加拿大和苏联曾提出“扇形原则”即“位于两条国界线之间直至北极点的一切土地应当属于邻接这些土地的国家”。美国、挪威等其他北极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明确表示反对。目前,北极最引人注意的领土争端是在汉斯岛,这座争议中的小岛地处在北极圈以内,面积虽只有1.3平方公里,但位于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和加拿大所属的埃尔斯米尔岛之间的肯尼迪海峡内,是未来“黄金水道”———西北通道的东部入口。对丹麦和加拿大两国而言,汉斯岛预示着在未来的北冰洋权益分割中谁将占据优势,两国的争端在于汉斯岛本身,而不仅是该岛周围的水域、海底抑或是航海权。随着北极争夺的升温、西北航道的通航,汉斯岛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优势日益显现,谁拥有了汉斯岛谁就拥有了在“西北航道”争夺中的主动权,两国已多次通过各种方式宣示对汉斯岛的主权。2005年,加拿大国防部部长登上汉斯岛,这引发了两国的插旗之战,并一度达到白热化状态。之后,两国选择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此事。2007年,加拿大宣布本国的边界线延伸到汉斯岛,丹麦则宣称整个汉斯岛都归属于丹麦。

第二,从海域划界方面来看,北极地区存在的比较典型的划界争端包括:(1)加拿大与丹麦在北冰洋地区的海域划界,两国面向北冰洋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尚未划界;(2)俄罗斯与美国在白令海的划界争议,按照俄罗斯在北极采用的直线基线划分方法,俄罗斯在北冰洋占有三大群岛,分别是:新地岛、北地群岛和新西伯利亚群岛,美国对俄罗斯在北冰洋的直线基线提出了抗议;(3)美国与加拿大在波弗特海(Beaufort Sea)海域划界争端;(4)俄罗斯、冰岛、丹麦和挪威关于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冲突,挪威的划界覆盖了挪威大陆、法罗群岛、冰岛和扬马延200海里界限外的整个区域,以及挪威和俄罗斯之间的争议区域。争议的区域包括位于巴伦支海的圈洞和北冰洋的西南森海盆中的200海里外的大陆架。2002年3月20日,挪威就2001年12月20日俄罗斯划界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照会。挪威与苏联一直在商讨巴伦支海域的划界问题,前者主张中心线原则,而后者则坚持采用区域线原则(sector-line princi-ple)。此争议涉及15.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第三,在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争端方面。首先,在专属经济区的矛盾方面,北冰洋实质上是被美国、加拿大、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瑞典和俄罗斯这八国领土所包围的一个海域,北极海洋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些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北极利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有关专属经济区200海里的制度,各国尽可能地将本国在北冰洋上的大陆架延伸到200海里以外。当前,北极各国在专属经济区范围方面仍存在争议,包括之前达成协议的斯瓦尔巴群岛专属经济区也存在冲突。围绕斯瓦尔巴群岛区域的管辖和利用问题,挪威和其他国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挪威政府发布了《专属经济区法》,建立挪威大陆沿岸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除有相关协议外,外国船只不得在该区域内获取海洋生物资源,规定了挪威享有的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铺设海底电缆、建设人工岛屿和设施等具体管辖权。专属经济区涉及的海底电缆铺设权利,将会影响风电开发。其次,在大陆架争端方面,争议主要集中在罗蒙诺索夫海岭的大陆架划分上。该海岭位于北冰洋海底,从格陵兰岛北部经过北冰洋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和丹麦均对其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提出主权诉求,对于这种有可能重叠的要求,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将如何应对,能否就分界线问题在国与国之间达成协议,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此外,挪威声称斯瓦尔巴群岛及其大陆架是挪威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因为挪威大陆架由挪威陆地北部延伸到群岛及以外的区域,所以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大陆架上,群岛水域的大陆架也是挪威大陆架的一部分,斯瓦尔巴群岛没有独立的大陆架。

第四,在相关航道主权水域上,与北极西北航道相关的加拿大北部群岛水域是各国发生争议热点。加拿大认为其对该群岛水域具有历史性权利,并宣称北极群岛水域是其历史性领土,各国航行的船舶将受到加拿大的控制和其他必要措施的管制。这引起了以美国为首包括欧盟在内其他国家的反对。加拿大北极群岛直线基线宣布不久,来自美国和欧共体成员的抗议接踵而至。美国认为,加拿大的主张并无国际法依据,国际法并未为这些单方面的划线行为提供基础; 而且,直线基线划定的群岛水域属于可适用国际航行的海域,而并非如加拿大依现在的划分方法所确定的“整条航道及其所在的群岛水域均属于加拿大领土”。美国前驻加拿大大使保罗·切卢奇( Paul Celluci)声称,美国并不质疑加拿大对其北极岛屿拥有主权,但对西北航道及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问题仍坚持不让。此外,欧盟的照会也指出:“加拿大提出的基线整体上并无法律依据。欧共体成员国不承认加拿大基线划分依据的有效性。同时,欧盟国家可以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该水域内行使其权利。”

第五,在传统军事安全方面,北极主要大国都强调在北极区域内的军事优势。北极理事会专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像北极地区那样具备如此之多的核设施、燃料储备、废弃物和武器”。美国始终坚持运用超强的军事力量,坚定地维护自身在北极地区的战略优势。2009年,美国政府颁布《国家安全及国土安全总统指令》取代相关文件,明确宣布美国是一个“北极国家”。其中,航海自由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穿过北极海峡的自由航行权是美国的重要利益,美国坚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属于国际航道,美国船只有过境通行权。同时,该文件还强调美国在北极地区拥有广泛且根本的国家安全利益,这包括导弹防御和预警、战略海上补给、战略威慑、海事活动及海事安全所需的海上部署及空中系统、确保航海及飞越领空的自由等。美国准备独自或与他国合作捍卫这些利益。加拿大在冷战终结之后,特别是在新世纪依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主张将北极地区的部分岛屿和海域划归自己的主权管辖范围, 并且不断扩大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力图垄断北冰洋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反复声明,根据“非用即失(指主权)”这一信条,加拿大有必要在北部增加其军事存在。因此,加拿大在西北航道上拟定军事和海军基地规划,对所谓的俄罗斯侵犯其领空和防空识别区做出了强烈反应。2007年8月,哈珀宣布了北极地区扩军政策,包括更新军事训练措施、扩充武装巡逻部队、建立深水军港等。俄罗斯设立“北极部队”,并且关注对本国和向北一直到北冰洋地区的疆域保护。俄罗斯北极政策文件强调北极产生了四种军事安全问题:弹道导弹潜艇舰队的保护,北极和北极通往极地商业航道的保护,海岸、港口和船舶的保护,以及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战舰的调动。俄罗斯将逐渐“成立能在各种军事政治形势条件下确保军事安全的常规部队集群、其他部(分)队、军事组织和机构(主要指边防机构);优化俄属北极地区的态势感知监控体系,强化边防检查站的监督职能,在位于北极地区的行政区实施边境区制度,并对‘北方海路’( 即北冰洋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或北方航道)上的各个河口和三角湾实施有效监控;俄北极地区的边防部队将根据受威胁的等级和面临的挑战执行各项战斗任务。”

总之,在新情况下,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等国家存在的海洋划界争端日益显现并激化。而且,北极国家所争夺的多为北极的现实重大利益,如海域、大陆架划分,资源管理与分配,军事利用,航道管辖等,其中核心冲突是海域、航道和资源之争,因为这三个方面的争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也涉及各国最核心的政治与军事利益,而这三种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管辖区域和空间争夺。这些矛盾大多是很难调和的。另外,北极域外国家和北极国家之间的在北极地区的利益争夺也逐渐明显。这些都对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形势变化和北极治理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构成潜在的传统安全冲突因素。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加速,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开发和地缘安全等影响不断加深,北极的自然环境、经济资源开发、地缘政治等安全风险,具有日趋增加的国际影响力和战略意义:

首先,北极气候的系统性变化对全球气候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从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来说,气候变化带来北极安全问题的影响层面很多,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分割”等整体性特性。北极对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北极臭氧层损耗,北极冰川融化等生态问题关系着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北极自生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自我修复能力不强。如果北极生态遭到破坏,不仅对北极众多物种的影响巨大,而且很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全球性生态变化。

其次,气候变化带来的北极安全问题并非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是与经济、资源、能源等其他非传统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北极资源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一般意义上看,北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主要围绕两种逻辑展开。一种逻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另一种是在北极范围内停止资源开发,停止物质资料和人口在该地区的增长,回到“零开发”的道路上去。这两种逻辑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北极治理思路,同时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在北极治理问题上南辕北辙的取向和选择。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北极出现了生态安全恶化和经济机会反向上升的现象,而且气候变化带来了北极资源开发相关规则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各国的竞争。此外,北极资源开发和北极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原住民可持续的狩猎、捕鱼和采集等产生了不利影响。北极国家及北极域外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多为涉及北极的实质性利益,包括北极资源、领土、海域、大陆架的划分、军事利用、航道管辖等。

第三,气候变化引发北极区域的领土、海洋划界和岛屿等地缘政治安全问题。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增强,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限制。但是,无论科技水平有多高,人类不可能摆脱自己世代生活的环境。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永存,地缘政治理论也就永远有其自身的价值。就北极地区而言,气候变化使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出现了更大的变数,其地缘安全的核心冲突是海域、航道和资源之争。在海域、大陆架划分,资源管理与分配,军事利用,航道管辖而言,很多矛盾是很难调和的。因为这三个方面的争夺牵扯到国家主权权利问题,也涉及北极最核心的政治与军事利益,而这三种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管辖区域空间争夺。在全球化背景下,依靠传统安全的现实主义政治博弈已无法有效应对诸如北极环境、气候变化、生态平衡、物种保护等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处理北极事务中的权威不断提高,各国更加认同和平与合作等安全处理形式。

综上所述,随着气候变化,北极地区不仅仅是一个地缘政治空间,更是一个地缘经济及地缘生态空间。北极生态系统和政治经济地缘关系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国关于北极安全的政治经济活动增加,围绕北极环境安全保护、资源安全治理和地缘安全利益分配等呈现日趋上升的合作和政治博弈。生态环境方面,气候变化对北极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冲击全球生态系统稳定;资源安全方面,气候变化引发了北极资源开发热潮,在资源可持续发展、原住民保护和规则建设方面产生矛盾和竞争;地缘政治方面,气候变化引发北冰洋海域的争夺和跨界冲突等将会改变北极地缘政治现状。气候变化不断推动北极生态系统和政治经济地缘关系处于变化之中,相关域内和域外国家仍将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地缘利益等进行合作与竞争。北极地区作为全球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在开发北极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做好北极国家之间及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之间的权利分配,从而保障地缘政治安全是气候变化条件下北极地区治理的重要问题。北极的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地缘安全三者具有协同关系,需要平衡和协调生态安全、原住民安全、北极域内国家安全和人类共同安全等之间的关系。

  

(本文作者:于宏源;发布时间:2015年8月15日;本文来源:《国际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