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经济合作】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19-06-12浏览次数:312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战略及商业价值日益凸显。本文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北极地区当前的现状,聚焦于人口、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气候、政策等前置性条件,探讨中国企业进军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推动中俄企业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合作的发展,为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北极地区;中俄合作;企业投资;前置条件


一、引论

俄罗斯是北极圈内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北极战略与‘冰上丝绸之路’》指出:“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工程,俄罗斯非常清楚的知道,单凭俄罗斯一国之力难以完成。”[1]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政府首脑多次表示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水平。作为山水相连的邻国,两国经济结构极具互补性,然而中俄两国的经贸潜力尚未完全发挥,企业投资合作的水平不高,真正把政治上的互信转化为双方经济上的合作还有较远的路要走。在此情势下北极实务性的研究更需要加快步伐,以助力中俄两国企业在北极的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能源、采矿和渔业是俄罗斯北极地区支柱产业,中国企业在能源、矿产、渔业等资源方面有着强劲的需求。随着北极气候的变化,继能源、矿产与渔业三大传统的资源开发之后,中国企业有望利用北极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在生物制药方面获得新的开发机会。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讯工程、物流业等领域也有积极参与的愿景。

二、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现状

(一)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区域分布

 图1 俄罗斯北极地区区域分布图

俄罗斯北极地区见上图分为8个区:1、摩尔曼斯克州;2、阿尔汗格尔斯克州;3、涅涅茨自治区;4、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5、泰米尔-多尔干-涅涅茨区;6、萨哈共和国;7、楚科奇自治区;8、科米共和国(包括沃尔库塔市辖区)。[2]

俄罗斯的北极地区跨度很大,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其间星罗棋布大小不一的地区和城市。各个地区间的人口分布、工业发展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均大相径庭。

俄罗斯北极地区幅员辽阔,总计面积6778620平方公里,有的区域已经有数百年的开发历史。2017-2018统计的人口总数为4377970,基础设施配套通常与人口数量成正比,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人口超过了百万,摩尔曼斯克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萨哈共和国、科米共和国的人口在50-100之间,人口较少的州是涅涅茨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地区和楚科奇自治区。城市间的航空运输发达,夏季货物主要利用河运和北冰洋北方航道运输。

以下表格的数据取自https://ru.wikipedia.org:(2018/9/13)


表1  俄罗斯北极地区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布

序号

俄罗斯北极地区

地区俄文名称

地区英文名称

面积(km2

人口

1

摩尔曼斯克州

Мурма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

Murmansr Oblast

144900

753557

2

阿尔汗格尔斯克州

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область

Arkhangelsk Oblast

589913

1155028

3

涅涅茨自治区

Ненец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Nenets Autonomous Okrug

176810

43997

4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Ямало-Ненец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Yamalo-Nenets Autonomous Okrug

765290

538547

5

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地区

Таймырский Долгано-Ненецкий район

Taimirsky Dolgano-Nenetsky District

879929

32290

6

萨哈共和国

Респу́блика Саха́ (Якутия)

The Republic of Sakha (Yakutia)

3083523

964330

7

楚科奇自治区

Чукот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Chukotka Autonomous Okrug

721481

49348

8

科米共和国

Республика Коми

Komi Republic

416774

840873

总计

北极地区

Арктическая зона РФ

Arctic zon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6778620

4377970

(二)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主要港口城

以下表格数据取自:https://ru.wikipedia.org (2018/9/13)


表2 俄罗斯北冰洋港口城市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布

序号

俄罗斯北极地区

港口俄文名称

港口英文名称

濒临海域

面积(k㎡)

人口

1

摩尔曼斯克

Мурманск

Murmansr

巴伦支海

154.4

295374

2

阿尔汗格尔斯克

Архангельск

Arkhangelsk

巴伦支海

294.42

349742

3

纳里扬马尔

Нарьян-Мар

Naryan-Mar

巴伦支海

64.51

24775

4

萨列哈尔德

Салехард

Salekhard

喀拉海

84.50

49214

5

杜金卡

Дудинка

Dudinka

喀拉海

10.5

21513

6

迪克森

Диксон

Dickson

喀拉海

218959.13

569

7

哈坦加

Хатанга

Khatanga

拉普捷夫海

336405.42

4684

8

季克西

Тикси

Tiksi

拉普捷夫海

4604

9

佩韦克

Певек

Pevek

东西伯利亚海

60.32

4329

10

阿纳德尔

Анадырь

Anadyr

白令海

20

15604


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港口城市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老牌欧洲城市: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这两个城市人口较多,配套设施完善,与俄罗斯的大城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方式相差不大,渔业捕捞和加工业发达。第二种,新兴港口城市:纳里扬马尔、萨列哈尔德、杜金卡、阿纳达尔,人口在15000-50000之间,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这些城市通常位于河流的出海口,河运和海运在夏季均较繁忙,渔业捕捞和加工有一定的规模。第三种,潜力港口城市:迪克森、哈坦加、季克西、佩韦克。这四个港口城市的人口均不足5000人,但是行政所辖范围很广,它们在北冰洋沿岸分布的位置均匀,可以成为北方航道的补给、管理、维修的站点,以及未来北冰洋新渔场的中心区。这四个潜力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开始,需要大力发展通讯、交通运输等行业,是外国资本进入的较好切入点。

(三)俄罗斯北极地区现有的交通运输状况

1、铁路

交通运输状况:俄罗斯早在沙俄时代就已经开始开发北极地区,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是老牌的俄罗斯城市,曾作为国家对外贸易的中心。斯大林执政时期曾大力修建北极铁路,最近俄罗斯又重启了北极铁路计划。下图是俄罗斯2030年之前的铁路规划图。[3]

 俄罗斯2030年前铁路分布与规划图

由上图可知俄罗斯的铁路规划是在2030年前贯通北极地区的人口较多的城市并最终修建贯通东北部从东西伯利亚经楚科奇州到勘察加半岛的铁路网络,从此图可以看到俄罗斯开发北极的雄心。俄罗斯北极的铁路规划主要在东西两线,俄罗斯北极中部地区(河道纵横的三大河流域)尚无铺设铁路的规划。

2、航空

除了铁路运输外,俄罗斯当前北极地区的日常的主要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从上世纪30年代起苏联在北极地区广泛修建机场,至上世纪60年代,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各大中心城市的航空港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中心城市离莫斯科仅有2-6小时的飞行距离。

3、水上运输

日益崛起的水上运输,随着气候的变暖,俄罗斯北极地区河流的运力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勒拿河、叶尼塞河与鄂毕河三条大河连接了密如蛛网的水运航道,北极河流与北冰洋的北方航道(东北航道)联运蕴藏巨大的经济潜力。从下面的俄罗斯北方航道-内陆交通联运图上可以看到:红色与黄色的线路是海上运输走廊,其中红线标记为北方航道交通走廊,黑色标记铁路线,黑色断续线标记规划中的铁路,褐色线标记内河船运。[5]根据图片可知:内陆河流、北极西部铁路与北方航道已经实现了联运。

北方航道对俄罗斯而言是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运输的生命线,俄罗斯自然资源出口的便捷通道。对世界而言,是联系欧、亚、北美三洲最短的航线。[6]随着北极气候变暖,这条航运路线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四)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经济状况

北极被称作“人类资源的最后宝库”。[7]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主要产业为:能源开采、矿产开采和渔业,随着气候的变暖,人类在北极的活动日益频繁,北极的动植物资源有望得到更深度的开发,北极生物制药业将有广阔的前景。能源、矿产、渔业给北极的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俄罗斯人均收入水平如图所示:[8]

 俄罗斯人均收入水平区分图

2017年4月的人均收入水平。深蓝色——月收入超过4万卢布(折合人民币4千元),绿色——月收入约为27000-40000卢布,浅绿色——24700-28000卢布,黄色——22000-24700卢布,橘色——20000-22000卢布,红色——18000-20000卢布,咖啡色——16000-18000卢布,酒红色低于16000卢布。

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最高的深蓝区域,稍次的绿色和浅绿色区域,居于俄罗斯前列。

三、中俄企业在北极开发领域的机遇

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结构方面有着极高的互补性。经济上全方位的互补性为两国企业在北极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俄罗斯开发北极的优势

1、资源优势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其能源、矿产、渔业等资源位于世界前列。俄罗斯北极地区更是资源宝库,有些资源还是具有独特性的稀有资源。随着北极冰川的消融,农业的耕种地带在不断北移,已经有俄罗斯的报纸在讨论把西伯利亚建设成为大粮仓。俄罗斯北极的资源优势还在增加。近年来俄罗斯的农产品也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替代美国农产品的良好选择,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增进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2、地理优势

俄罗斯北极地区宽阔狭长,从科拉半岛至白令海峡,占据了北冰洋沿岸近一半的陆地区域。北方航道基本在其北冰洋的岛屿围圈的范围之内。随着气候变暖,接近俄罗斯北极区域的北方航道以及北冰洋渔场的价值日益提升。

3、政策优势

俄罗斯北极地区接近其文化经济的腹心地带,对比俄罗斯在南极的政策,俄罗斯对北极的重视程度高得多,国家的战略规划也比较具体。俄罗斯政府对北极地区的补贴较高,并有多项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

2011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出席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的第二届“北极—对话之地”国际论坛期间首次提出“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9]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东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中心的重要海上运输通道。它包括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加拿大北部的西北航道以及穿越北极点的中央航道。由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的速度不同,目前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的利用率最高。“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显示了俄罗斯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解读,表达了中俄两国对共同开发北极地区的愿景。

(二)中国的开发北极的优势

与其它有志于参与北极开发的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参与北极开发的优势显而易见:

1、市场优势

中国拥有数十个大型城市。中国市场对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各种资源有着强劲的需求。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大城市居民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各种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俄罗斯北极地区的能源、矿产、渔业产品、生物制药产品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有吸引力。

2、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随着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逐年提高。与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充足的国家比,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将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并且拥有较高的工业制造水平和工业管理能力。中国是俄罗斯山水相连的邻国,中国劳动力从17世纪开始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工作,据俄罗斯研究部门估算,目前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劳动力已经有数百万之多。[10]随着气候的变暖,中国劳动力进入北极地区将会成为一种新趋势。

3、技术优势

中国在通讯、公路,高铁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速度,中国有着发达的物流配送业。近十年中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打造了陆海空全方位配送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物流也是制约罗斯北极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而中国的物流业群雄争霸,已经产生了巨型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的下一步目标就是走向世界舞台。俄罗斯北极地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

4、资本优势

中国商务部《2018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年报》中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8090.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582.9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11] 

俄罗斯北极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需求,既缺乏资金又缺乏人力。而中国的部分企业在国内的开发日渐饱和,竞争激烈,这些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力急需寻求新的市场。

(三)中俄企业开发北极的机遇

1、经济产业优势互补

中俄两国在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经济领域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优势互补易于形成企业的强强联合。中俄两国具有的优势互补基于地理与历史的渊源,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其它国家难以模仿和复制,具有不可替代性。

2、政府政策扶持引导

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到俄罗斯“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呼应,显示了中俄两国在北极问题上深入的相互解读。《俄罗斯至2020年北极战略规划》与《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有很多契合点,表达了中俄两国联合开发北极的可能性。

3、两国企业积极推动

中俄企业对开发北极的兴趣并不是来源于政府,而是来源于实际的需求。由于气候的变暖,导致了北极航道利用率的扩大。北极航线能为航运企业节省1/3及以上的航行时间、航程与航行能源消耗。气候变暖导致渔场北移,生物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更易于开发。两国的企业有着迫切的需求共同开发北极资源。俄罗斯企业富有资源,而中国企业握有市场。

四、中俄企业合作的挑战分析

从中国企业的角度出发,由于对北极地区缺乏了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不确定的投资政策

《俄罗斯至2020年北极战略规划》指出:“在双边关系基础上和在区域组织框架内加强俄罗斯联邦与亚北极国家的睦邻关系,加强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互动以及跨界合作,包括在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保护北极自然环境领域;通过发展公私伙伴关系筹集的额外资金(包括外国投资)与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项目的比例,加强国际合作以及为此目的的联邦预算拨款总额;”[12]

然而这只是北极地区战略规划层面的政策,俄罗斯政府对北极地区外国投资的保障法规和扶持政策还未有具体的细则。法规和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投资的门槛。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实例来看,对经济活动具有保障意义的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都曾经掀起过投资热潮,但是由于没有适用的法律作为保障,投资企业深陷法律纠纷泥沼的不在少数,有的投资甚至打了水漂。这些不成功的投资案例形成了再投资的壁垒,比远东和西伯利亚更加遥远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如果要吸引投资,必须制订能够保障投资企业利益的法律法规,才能增强投资企业的安全感。

(二)落后的基础设施

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一片空白,斯大林时代曾经利用政治犯修建北纬铁路,俄罗斯北极地区的西北部,断断续续留存这些铁路的路基,现在的北纬铁路要把这些断续的站点联系起来。北纬铁路总长686公里,将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叶卡捷琳堡苏联时代名称)铁路连接,由此连接了北极、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13]俄罗斯北极城市与莫斯科基本有航线。但是俄罗斯北极城市之间的航线极少。俄罗斯北极地区相距100多公里的临近城市,常常要通过莫斯科多次转机换乘才能到达。[14]

(三)严酷的气候条件

人类对北极气候的适应是一个正在被讨论的热点。北极地区极寒的天气对于企业的运作是极大的挑战。企业工作人员的健康问题、员工食品的供应与选择问题、人工的成本、产品运输的成本都和在其它地区不一样,有的企业可能只有半年左右的运营期。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在企业投资考量的范围之内。

五、发展中俄企业北极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俄企业北极合作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的合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从企业合作的政策条件来看,目前中俄两国的政策处多于战略层面,涉及合作细节的具体法规政策还在规划之中,这无疑是企业投资北极地区的门槛。

从气候条件来看,全球温度升高,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渔场北移,北方航道的利用价值逐渐增大,俄罗斯北极地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从两国企业合作的金融条件来看,两国政府银行间的合作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及叶卡捷琳堡等大城市十分广泛,不仅是国有银行,民营的银行也加入了金融合作领域。如果解决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将会有更多的银行深入到俄罗斯北极地区开设网点。

从交通条件来看,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公路网还没有形成,铁路运输线路还处于断断续续没有贯通的状况,但俄罗斯北极西北部的铁路网全面打通并不遥远,俄罗斯东北部的铁路网已经规划,俄罗斯北极中部尚无修建铁路的计划,但中部地区大河流域河道密布,适合发展水运。目前北极运输高度依赖空运和河海联运,而空运、海运及内河运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俄罗斯北极中部横贯鄂毕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三条大河流域,夏天河海联运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冬季河海联运处于停滞状态,交通条件限制了物流运输。

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中心和港口城市需要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而医院、学校、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是稳定北冰洋沿岸地区人口的关键因素。改善这些必要前置条件需要大量的资金,引进外国资本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目前中俄两国政府应致力于为两国的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以下几个方面尤为关键:

1、中俄两国政府间的友好互信要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法规与政策,促进两国的企业投资在保障有序的环境下运作,维持政策的稳定性。政策朝令夕改将极大伤害企业投资的信心。

2、中俄两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参加俄罗斯的北极发展计划,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与俄罗斯企业合作兴建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

3、简化两国资本与劳动力流通的手续,中国企业与俄罗斯企业共同建立现代化的合资企业。

4、与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尊重原住民文化,帮助改善原住民的生活生产条件。

5、加快两国科学研究层面的合作,为中国的科学研究人员踏足俄罗斯北极地区创造更多的机会,把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切实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服务。

六、结论

中俄企业北极合作尽管还有很多困难与挑战,但是其优势和机遇也是得天独厚的。两国政府在经济方面有着紧密合作的愿景,两国的人民也有经济交往的实际需求。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改变,北冰洋渔场的崛起,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俄罗斯北极将迎来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加强中俄企业北极合作,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和重组世界经济格局,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钱宗旗.俄罗斯北极战略与“冰上丝绸之路”[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84

[2] Арктическая зона РФ. https://yandex.ru/images/searctext=карта(2018/9/13)

[3] Расширение сети железных дорог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до 2030 года.

http://images.myshared.ru/4/264113/slide_21.jpg(2018/11/17)

[4] Маршрутная сеть из аэропортов Арктической зоны.

https://narfu.ru/upload/medialibrary/615/kruglov-prezentatsiya-arktika(2018/11/17)

[5] Северный морской пу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 России. https://yandex.ru/images/search(2018/11/17)

[6] 郭培清,管清蕾. 北方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J].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4):1-5       

[7] 潘敏.北极原住民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1

[8]Доходы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https://ru.wikipedia.org/wiki/

 Доходы_населения_России(2018/11/17)

[9] 钱宗旗.俄罗斯北极战略与“冰上丝绸之路”[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193

[10] Китайцы в Сибири и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https://ru.wikipedia.org/wiki/ (2018/9/18)

[11] 王胜文等.2018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北京:商务部,2018:4

[12] Russian Arctic Strategy Until 2020. http://www.government.ru/docs/22846/(2013/2/20)

[13] Иван Афанасьев. Арктика получит свой Транссиб.СШХ —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в вечной мерзлоте и лакомый кусок для крупнейших подрядчиков.https://vgudok.com/lenta/arktika-poluchit-svoy-transsib-sshh-zheleznaya-doroga-v-vechnoy-merzlote-i-lakomyy-kusok (2019/1/23)

[14] Наталья Макарова. В Воркуте проидёт III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туритский форум «Доступная   Арктика».https://www.russiatourism.ru/news/16124/(2019/1/23)

注:本文由俄语写成,已在俄罗斯经济类杂志上发表,由作者本人翻译成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