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讲坛——《家庭教育学:事关人生质量的重要学科》赵刚

博雅大讲坛——《在大学里成长》周祝瑛

博雅大讲坛——《设计眼》曹雪

博雅大讲坛——《“一带一路”倡议:回顾与展望》胡军

博雅大讲坛——《隐含义与跨文化交际蒲志鸿

博雅大讲坛——《今日勤学苦练,明日展翅飞翔》李华新

博雅大讲坛——《器官与隐喻》吴承学

博雅大讲坛——《大学的人格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双养成》谢志华

博雅大讲坛——《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徐真华

博雅大讲坛——《关于中日韩三国神话的几点看法》陈多友

博雅大讲坛——《方言:理趣的探索与公共表达严修鸿

博雅大讲坛——《筑造与栖居的审美智慧》于奇智

博雅大讲坛——《唐宋诗词之神韵》彭玉平

博雅大讲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传播的理念、形式与实践创新》侯迎忠

博雅大讲坛——《保护古村落文化 留住美丽乡愁》黄伦生

博雅大讲坛——《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探略》王铭玉

博雅大讲坛——《苏轼诗词中的人生智慧张海鸥

博雅大讲坛——《现代汉语词源趣谈》曾昭聪

博雅大讲坛——《毛泽东诗词欣赏与翻译研究》李磊

博雅大讲坛——《广告创意暨优秀作品分享刘义平  

博雅大讲坛——《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宋广文

博雅大讲坛——《空灵与中国艺术》陶东风

博雅大讲坛——《我是一名不穿军装的士兵——谈谈我的外交生涯》尹丽

博雅大讲坛——《冰岛——冰与火的国度》张克远

博雅大讲坛——《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郑立华

博雅大讲坛——《科教赋能教育视域下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再思考》李霄翔

博雅大讲坛——《To be a smart English learner》李霄翔
博雅大讲坛——《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认知 》蒲志鸿

博雅大讲坛——《风雨兼程,不负使命——我外交生涯的亲身经历》曾钢

博雅大讲坛——《文学阅读和翻译中的话语认知策略》罗选民

博雅大讲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环境影响与环境优化》蒋满元

博雅大讲坛——《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与韩国》崔雄权

博雅大讲坛——《加拿大经济状况和中加经贸关系》左连村

博雅大讲坛——《国学经典导读系列讲座 《老子》导读(上)》伍巍
博雅大讲坛——《国学经典导读系列讲座 《老子》导读(下)》伍巍

博雅大讲坛——《标准英语与中式英语》赵友斌

博雅大讲坛——《多彩而独立的西班牙》张拓

 

关于开展2022年度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预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刘茗雪-教务处发布时间:2022-06-15浏览次数:10



各教学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预计于20229月开展2022年度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认定工作。为确保高质量完成申报推荐工作,我校决定开展2022年度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类型为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示范课程、示范课堂三类项目。

二、推荐名单

每个教学单位可推荐1项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学校将根据省厅规定的限额进行遴选推荐。

三、申报条件

  (一)示范团队

1.团队负责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教授职称和10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龄,年龄60周岁以下。团队其他成员一般应具有讲师(含)以上职称及5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龄(以上年龄及任职时间计算均截至2022630日,下同)。

2.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师风,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近2个学年度(自202091日起计算,下同),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本科课堂教学时数人均不低于108学时/学年。

3.团队规模一般5-10人,并保持合理的梯队结构,团队内部形成了稳定的“传帮带”机制和教学协作机制。鼓励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带头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4.团队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较高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能够找准育人角度,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5.团队长期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资源建设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

6.团队长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育人效果收到同行广泛认可和学生普遍欢迎,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较大的影响力,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7.同等条件下,已通过验收的省级教学团队优先予以支持。

  (二)示范课程

1.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且已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不包括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运行和完善。

2.课程负责人应为学校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龄,具有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和良好的教学口碑,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教师在与学校签订续聘协议、能够保证课程服务年限的情况下,可放宽至60周岁);课程负责人须为推荐课程的实际讲授人,且近2个学年度连续讲授该课程,并承担该课程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学时数。

3.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并长期稳定从事一线本科教学,能够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4.课程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有效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取得突出育人效果。

5.课程教学理念先进,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讲授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6.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多元、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思政教育要素考核。课程授课效果良好,学生、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优秀,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辐射师范作用。

7.同等条件下,省级及以上各项教学奖励获得者或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申报的课程以及已通过验收的省级课程类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三)示范课堂

1.必须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稳定开设的一门本科课程中相对固定的一堂(节)课,时长一般在30-60分钟。

2.主讲教师应为学校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含)以上职称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育教龄,长期稳定从事一线本科教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

3.授课教师仪态大方,衣着举止得体,精神风貌良好。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讲解深入浅出,课件制作精美,过程适当穿插案例、专业经典等素材,总结精炼到位,个人教学特色突出。

4.遵循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思政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育人目标与课程所属学科、专业契合度高,充分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可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

5.课堂内容饱满,教学环节设计精妙,情景与活动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熟练、有效运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完整且巧妙融入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仁爱之心、人文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要素,达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6.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参与度高,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感较强。

7.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校内外同行专家等的广泛认可,育人成效显著,课堂教学模式可推广、可借鉴。

四、申报要求

1.各教学单位可参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组织推荐申报工作,邀请高水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指导。

2.同一教师本年度最多主持一类示范项目申报,同时最多可参与两类示范项目申报,已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负责人的,不宜再作为同类项目负责人参与此次申报。

、工作安排

1.申报材料于98日前报送教务处教研评估科,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材料要求:申报项目材料(申报书及佐证材料合并装订成册,不超过100页,一式一份),示范课程和课堂还需提交1节课堂实录教学(课堂或实践)视频。

2.9中旬学校将根据省厅该项工作时间安排,组织评审、公示及上报等工作


本文附件不印发,请从教务处网站主页“通知公告”栏查阅、下载。

申报推荐工作联系人:李捷 刘宏超,联系电话:22245610,邮箱:gwngjwc5610@163.com  

课程实录视频拍摄工作联系人:黄小兵,联系电话:22245529


点击下载附件:关于开展广东省2022年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预申报工作的通知.rar
  1.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

2.广东省本科高校示范团队申报书
  3.
广东省本科高校示范课程申报书

  4.
广东省本科高校示范课堂申报书

5.附件材料封面模板(供参考)

6.广东省2022年度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