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试卷的命题质量,加强试卷管理过程,在各教学单位自查试卷的基础上,教务处及学校督导委员会于9月27日—10月11日对11个教学单位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抽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试卷自查工作,自查试卷的原始记录详细、完整,对存在的个别情况进行了认真整改。
二、抽查情况
本次试卷检查主要包括试题质量、试卷批阅和试卷管理情况。此次试卷抽查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试卷册总数(册) | 考试课程(门) | 抽查命题质量试卷册数 | 抽查批阅质量试卷册数 | 抽查试卷占总试卷册的比率 |
488 | 188 | 104 | 104 | 42.26% |
(一)试题质量情况
学校督导委员会抽查104套试卷的试题质量。从抽查总体情况看,总体情况良好,大部分的试卷命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难度与广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中,但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试题难度偏大。如2020级小学教育(英)1班《交际英语(2)》、2019级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班《计算机组成原理》、2018级翻译、商务英语、英语1班《第二外语:韩国语(2)》、2020级朝鲜语1班《基础朝鲜语(2)》的试卷难度偏大。
2.试题难度偏低。如2018级泰语1班《高级泰语(2)》的写作题,建议提高写作字数的要求,2018级商务经济学班《跨国公司管理》和2019级经济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试卷试题偏简单。
3.客观题的题量偏大。如2018级学前教育1班《学前教育管理》的试卷客观题的题量偏多。
4.识记类的题型较多。如2019级网络工程(云计算工程师班)《计算机网络》的试卷考核识记类的题型较多,考核综合能力的题型较少。
5.命题出现失误。如2019级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1班《物流学》第一题单选题第5小题,4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6.其他问题。题目出现错别字,如2019级经济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试卷第一大题第1小题;答题卡的总得分栏没有编写题号,如2020级英语1班《英语阅读(2)》试题答题卡;小题没有统一编题号,如2018级商务英语3班《管理学导论(英)》和2019级翻译2班《英汉笔译》的试卷;试题的题号未按序编排,如2018级学前教育班《学前教育管理》的试卷,题号的序号编写错误。
(二)试卷批阅及成绩评定情况
从抽查104册试卷看批阅质量,评阅质量越来越高,绝大部分教师评卷科学、客观,试卷批阅规范、整洁,更改处有教师的签名,但仍发现一些个别问题。
1.个别平时成绩评定不太合理。如2018级商务经济学班《跨国公司管理》的成绩,班级人数27人,26人的平时成绩90分,1人平时成绩95分,缺少多维度的考核与客观评价机制。
2.成绩修改处未签名。如2019级学前教育2班《学术英语(学前教育)Ⅱ》、2020级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2019级19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1班《物流学》的试卷多处成绩修改未签名。
3.阅卷记分不规范、批阅符号不完整。如2020级小学教育(英语)1班《中外小学教育史》没有评阅标记,2018级学前教育1班《学前教育管理》试卷的阅卷记扣分,应记得分。2019级俄语1班《基础俄语(4)》、2018级俄语1班《高级俄语(2)》、2018级法语2班《高级法语(2)》的试卷评阅标记“/”, 评阅标记应为“√”或“×”。
4.装订的资料问题。如缺试卷样卷和参考答案,装错试卷分析报告,未按试卷页码顺序装订考卷。
5.试卷相关表格缺签名。如试卷审批表、成绩单缺命题教师或教师签名,试卷分析报告缺系(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的领导审核意见。
三、改进措施与要求
1.严格审核试题和考核方案的命制质量,加强审批环节。试题和考核方案应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命题应充分考量试卷的难易程度,题型灵活性和题量多少。
2.扎实做好过程性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制度。课程过程性评价方式要体现多样化,不能简单重复或方式单一。任课教师要公平公正地评定各项成绩,保存详细的原始记录资料,并及时向学生公布全部过程评价的结果。
3.继续加强试卷的过程管理。做好考前的试卷命题、评阅及成绩录入等培训工作。
各教学单位应根据试卷检查的结果专题研究,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认真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试卷命题和考核方案的质量,完善确定课程过程性考核细则,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积极推进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