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2025年第4期博士沙龙活动 | 邓永亮:Stata在经济学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分享

作者:发布者:经济学院-李健莹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4

本网讯 2025年9月10日下午,经济学院在G3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Stata在经济学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分享”为主题的博士沙龙活动,活动由学科建设办公室(博士工作站)、科研处、教师发展中心和经济学院主办,活动由经济学院副院长王继洲主持,经济学院邓永亮博士作为主讲嘉宾。

 

讲座现场  

邓永亮首先聚焦数据预处理环节,系统讲解了数据类型的转换、数据的截取等Stata实证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强调数据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建议研究者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以奠定实证研究基石。

邓永亮主讲现场

在回归分析工具选择方面,邓永亮通过对比reg、xtreg、reghdfe三大命令的适用场景,结合具体代码示例阐释了不同模型在控制个体效应、时间效应时的差异,为研究者提供了精准的工具选择指南。针对固定效应建模这一难点,邓永亮采用性别-金融危机-制造业污染-区域特征等生动案例,深入解析了个体、时间、行业、省份四类固定效应的内涵及关系,指出个体加时间固定效应已成为顶刊标配,当个体数量过多时可采用行业加省份或行业加时间的替代方案,同时特别提醒细粒度效应会吸收粗粒度效应,需避免重复控制。

邓永亮通过员工培训对工资影响的经典案例,详细拆解了DID双重差分机制在时间维度剥离组内变化、组间维度剔除时间趋势影响的过程,具体演示显示某培训项目使员工工资净提升300元,直观展现了该方法在因果识别中的独特优势。

本次沙龙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构建了从数据处理到因果推断的完整方法论体系。邓永亮博士的分享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特别是对回归工具选择、固定效应配置及DID方法应用等关键问题的解析,为提升论文实证分析质量提供了系统性指导。经济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构建高水平的科研交流平台,助力师生科研能力提升与学术成果产出。(图、文:李健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