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论文研讨与产教融合,共谋学术与产业新发展

作者:发布者:经济学院-李健莹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9月27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主办,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承办,南方经济研究院协办的“2025年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我校国际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年会以“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变革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得到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年会汇聚了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逾200名专家学者。董事长丁小军出席会议,校长王华致欢迎辞。与会代表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与制度、全球价值链、数字贸易、区域协定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上午的论坛中邀请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张汉林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亚斌教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王耀中教授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李青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晓凤教授作主旨演讲各段演讲精彩迭出,见解独到且剖析入微,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深受启发,收获满满。

当天下午,年会设立了两大平行分论坛。

分论坛1优秀论文研讨F101学术报告厅举办,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系主任夏海霞副教授主持。 

分论坛1现场

邓永亮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贸易:创新机制、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的分享中,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塑作用。他指出,人工智能通过打破传统要素稀缺性约束,重构国际比较优势,改变价值创造与分配机制,并驱动贸易业态模式变革。同时,他也提出了数据治理、技术鸿沟、就业冲击等现实挑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财明老师在《中国生鲜电商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的分享中,通过详尽的数据和文献计量方法,揭示了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他指出,自COVID-19爆发以来,生鲜电商行业迅速崛起,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黄财明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了生鲜电商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了冷链物流、供应链、商业模式、安全和保鲜等研究热点,并指出当前研究正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优化升级转变,为生鲜电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

蒋训林老师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基于2022年全国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享中,通过量化分析揭示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紧密联系。他指出,信息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均偏高,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他也分析了信息产业对自身和第三产业的直接依存度,以及完全需要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关键指标,为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肖志坚老师在《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的分享中,全面审视了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现状。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展示了我国数字贸易的贸易规模、细分产业贸易规模以及数字贸易政策的发展。同时,他也指出了我国数字贸易在国际竞争力、头部企业缺乏、市场占有率低、服务结构偏低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均衡发展格局等对策,为我国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

我院邓永亮、黄财明、蒋训林、肖志坚四位老师作论文分享

此外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佛山大学广州工商学院其他高校及我校管理学院的老师分享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李合龙教授和佛山大学刘军教授分别对获奖论文进行点评。他们对获奖论文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分论坛2产教融合论坛在行政楼1楼国际会议厅举行,由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高洁主持。

分论坛2现场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美妆跨境专委会秘书长张贵,国翔报关总经理詹海鸿分别分享了跨境电商行业的新趋势与涉外知识产权的机遇和挑战,跨境电商的兴起与挑战,为参会者提供了广阔的的行业洞察视野。

在随后的环节中,我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段秀芳教授,作了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与体会的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国际经贸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她指出,通过抓师资、创平台、抓落实、带头干、抓特色、重外援等关键举措,使得专业建设有突破性成果。段秀芳还分享了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的几点思考,强调领导高度重视、学文件领会精神、补短板抓特色等重要性,为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段秀芳作分享

经济学院副院长高洁,做了四维融合、三核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广外南国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实践的分享。她提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将国际贸易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数字技术、外语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重点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服务以“美业”为代表的地方优势产业发展。

高洁作分享

此次分论坛讨论不仅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为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我院将继续携手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学术与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