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4日下午,第十二期全国本科院校教师跨境电商综合技能提升高级培训在我校开班,此次培训为期四天,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跨境电商教学工作委员会主办,旨在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号召,进一步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力度。
首堂培训课正式开课前,我校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成副院长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江生、中国海关总署特邀专家、广州欧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志文分别致辞。成晓星首先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多位参与培训的老师表示欢迎。她表示,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广,国际贸易开始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其中,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举办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又具备实操能力的优秀教师,使跨境电商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随后,陈江生和梁志文分别解读了跨境电商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全球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方法。
陈江生:跨境电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江生指出,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政策的推行,跨境电商行业在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外贸易行业遭遇沉重打击,许多传统模式企业仅能维持经营,只有跨境电商业保持年均近40%规模的增长。然而,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行业也面临种种挑战,比如在消费者体验感方面存在自身局限性,又比如大量企业在政策优惠和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跟风涌入,却因为资金不足或经营不善导致企业更替频繁。他希望,这些挑战以及跨境电商行业未来走势,都可以成为此期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今后的研究课题,从而为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梁志文:跨境电商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打造完整产业链
在了解了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之后,梁志文紧接着介绍了运营跨境电商平台和建立供应链的方法和经验。
他首先强调跨境电商行业工作者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以“优步”在中国的发展瓶颈,并最终被“滴滴打车”兼并为例,指出做跨境电商最大的问题在于水土不服。梁志文表示,国家间商业环境的差异以及产品的价格差异,是制约跨境电商的主要因素。而要克服此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转变思维方式,要以目的国的需求和商业环境为大前提,提供优质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之后,运营跨界电商的关键就在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完善的购物沟通平台、支付体系和物流系统,这是产出高性价比产品的关键。拥有产业链,就意味着可以更好地建设企业品牌,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教师合影
(记者 林之柏 实习记者 郑湘谕)
时间:Nov 15, 2016 3:08:00 PM
录入者: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