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在院办G206召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的建设研讨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经济学院院长李庚寅、副院长成晓星、国贸专业负责人周文贵教授以及三个专业的代表教师。
研讨会伊始,各专业教师分别提出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汇报了未来的工作计划。王洪良教授提出,目前实务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调要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为此,大二学生下学期要开展实践活动,做到课程与行业对接、与企业直接挂钩。周文贵教授围绕培养何种人才、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体系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坚定不移地设置课程体系,由理论向实务转移;第二,采取多方有效措施,结合课内课外创造条件—“How to do a business by English”。提升外语能力,这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立足之本;第三,完善综合性体系,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防止出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抵制现象;第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贯彻创新精神,突显学生实践能力,以有组织、多元渗透的架构去构建稳定、高效率的实践教学渠道,如开设教学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等。最后他指出,全院教师应熟识自身角色,积极参与职业生涯和学院的一致发展中。
会议讨论中/周童瑶摄
会上,院长李庚寅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引导学生以兴趣出发,拓展知识面,擅于发现问题并在创新中提高专业实践的能力;第二,转变“窄口型”向“宽口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总体把握细节,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强调以某一专业为支撑向其他学科延伸;第四,提出我院实习平台丰富,但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应当扩大渠道,有组织地进行科学实验,形成完整的系统与理论相联系的实践体系;第五,打造科研、教学与外界交流的实践平台,争取扩大师资,为教师们创造更多的条件。

会上,各系部主任展开了热烈讨论,国贸专业教师许健上提出学生核心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相关问题,强调企业注重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承压能力;国商专业系主任夏海霞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差异、教学内容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做了具体分析;电商专业的老师们提出了电商创业基地的网上实践项目。院长李庚寅与老师们积极探讨,为三个专业的建设规划总结了方案。副院长成晓星提出要少做形式、多做研究性的工作,争取在行动和探索中实现三个专业建设的突破!
文/李依棉、蒋开梅、陈文静
时间:Nov 10, 2014 2:37:00 PM
录入者: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