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6月8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及,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关于外贸领域,报告认为,对外贸易逆势增长,消费复苏逐步向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内地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49.3%,城市群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0.3个和0.2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投资结构继续改善,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7.7个和9个百分点。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3.8%、4.4%和4.3%,制造业投资和 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较大;中部地区克服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0.7%的正增长。
在外贸方面,东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稳中提质,电子产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口增速均超过10%,民营企业外贸更加活跃。全国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加快,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8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去年以来,中国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推出了一系列稳外贸的“组合拳”,这从政策层面对不断优化外贸结构和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中国出口实现超预期高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强力得当的防疫措施、及时合理的宏观政策和全面齐备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不过专家也特别提示,面对近段时期以来的汇率波动和国外疫情变化,外贸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主动预判订单需求变化,在做好库存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外汇套保措施,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的盈利损失风险。
此外,报告还提出2020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呈现的其他特点,包括新兴发展动能显著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明显,民生底线保障有力;金融有力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稳企业保就业成效显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加大,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