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东语学院在C401教室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学院院长池圣女、党总支书记谢丹平、各系主任、教授代表和外教代表出席活动,为新生指点迷津,明晰大学生活方向,传递成长力量。
入学教育现场
活动伊始,池圣女围绕“为何学外语”与“如何学外语”展开分享,打破新生对语言学习的固有认知。她指出,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外语学习的核心价值并非局限于翻译职能,而是构建多元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多掌握一种语言,便多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池院结合自身阅读体验阐释到,阅读与语言学习积累的知识虽可能淡忘,却会沉淀于潜意识,成为应对问题的隐形助力。
池圣女院长开展入学教育
针对语言学习实践,池圣女鼓励新生积极参与海外交流项目。她介绍,学院设有交换生、2+2联合培养、短期研学等多种项目,刚结束的日本10天研学项目便收获良好反响。她特别提醒新生,大学是奋斗的起点而非休憩的港湾,唯有深耕专业、勤学不怠,才能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呼吁新生珍惜早读时光,扎实锤炼语言功底。
随后,党总支书记谢丹平以“赓续抗战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题讲授“思政第一课”。课程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相关阅兵式片段切入,带领新生回溯历史: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率先抗日,到“七七事变”后推动全民抗战,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神话,到百团大战的战略进攻,清晰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谢书记强调,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自强”的教训,传承奋斗精神。
党总支书记谢丹平讲授“思政第一课”
结合语言专业特色,谢丹平为新生提出“课堂、课外、操场、国外”四维发展建议:课堂深耕听说读写基础,课外践行“外语+”跨界融合,操场锤炼强健体魄,国外借助完备的交换学习政策参与交流。他以优秀校友案例激励新生,从企业创业先锋到学界博士后,从日语演讲冠军到留学深造学子,学生们可以展现语言专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东语学院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入学教育活动,兼具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导的重大意义,帮助2025级新生更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助力新生以坚定信念与扎实行动开启大学征程。(洪玉敬 何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