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副校长刘海春南国开讲 解读党的精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952

    本网讯    (记者 杨成泓 吴颖陶)3月28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海春教授应邀来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担任主讲人。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黎冬,副校长王心洁与全校各党总支部、直属支部以及基层党支部的负责人一起聆听了讲座。

 

 

  刘海春围绕“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这一主题,从“十九大与两会召开的背景和意义”、“总书记两会讲话提出的‘五个新’”与“从十九大、两会看高校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等三方面展开培训。

 

 

授课现场(陈家宏 摄)

 

  十九大报告标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纵观中共十二大到十九大的报告主题,都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海春解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都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它们相互作用,内在统一。“中国的发展成绩令世界瞩目。”刘海春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坚持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成就,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超越许多大国。不仅如此,中国在对全球扶贫及维护和平等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还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难与挑战的问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难题也需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合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刘海春阐述了十九大与两会召开的重大意义。从国内来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对世界而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十九大报告有13部分,3.2万余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篇幅最大、字数最多的一个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对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提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即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加强和改善民生。

 

 

刘海春讲课(陈家宏 摄)

 

  结合十九大与两会的“五个新”,刘海春认为,习总书记对理论创新、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与管控,以及党的建设的高度重视,是站在全人类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和人类终极关怀。

 

 

  新时代召唤担当大任的新青年,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任重道远。从十九大、两会看高校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方面,刘海春提炼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高校教育的内容,展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却又十分严峻的形势,提出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党团建设的工作方法,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进。

时间:Apr 13, 2018 3:18:00 PM   

录入者: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