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港简介
广州空港经济区位于羊城之北,流溪河蜿蜒涌翠,帽峰山、凤凰山群山披绿,全国三大枢纽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坐落其中,多条高速公路、国道、轨道交通贯穿区内,是山水交融、交通便利,创新活力的未来之城。
广州空港经济区东起流溪河、西至106国道-镜湖大道、南起北二环高速、北至花都大道的区域,加上白云机场综保区北区和南区范围,总面积116.069平方公里,将充分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大田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三港”,打造全球综合航空枢纽,辐射带动珠三角、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
二、空港规划
(一)区域范围
广州空港经济区东起流溪河、西至106国道-镜湖大道、南起北二环高速、北至花都大道的区域,加上白云机场综保区北区和南区范围,总面积116.069平方公里,将充分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大田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三港”,打造全球综合航空枢纽,辐射带动珠三角、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
(二)战略定位
广州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空产业城、世界枢纽港。通过依托白云机场、背靠世界城市的地理优势,打开亚太市场,升级临空产业,形成国际发展元素集聚的临空新区,展示活力特色,吸引全球投资,最终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具有高度投资价值、高度驻留吸引力的临空新区。
(三)产业空间布局
通过轴向发展、点轴成带、网络化发展,形成“南商、北运、西城、东绿、中流经济、组团发展、生态间隔”的网络空间格局。在空港经济区核心区布局航空核心产业,外围布局配套项目,通过交通走廊连接并将航空产业向外辐射,与周边白云、花都区协同发展。
(四)产业发展策略
大力引进和培育四大产业,包括枢纽机场功能性服务业、国际空港配套性服务业、临空指向高端化制造业、航空相关科技服务业。四大产业具体包括国际客货运输、航空维修、航空用户支援、航空租赁、航空总部、国际商贸商业、空港现代物流、航空制造、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未来科技、空间信息技术等。
(五)起步区规划
广州空港经济区起步区位于空港经济区北部,东起花联路,西至铁山河,南起横十六路—平石路,北至花都大道,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
起步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航空产业城的枢纽门户,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区、两心引擎”的,具体包括:一条绿色公园带,三个功能区(物流园区、制造园区、空港社区),和两个中心(空港大道门户中心、花山站TOD中心)。
三、发展策略
国际航空枢纽。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广州区位优势和民航资源优势,加强国内干支线整合衔接,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提升客货中转能力,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增强人流、物流的中转和集散能力,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中航线的互联互通。
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突出流溪河生态轴带功能,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以航聚产,以产促区,建设以航空枢纽为核心、连接国内外重要节点城市的智慧空港服务体系,打造绿色、生态、智慧、开放的现代空港区。
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航空运输、物流、维修、制造、通航、金融、空港能源等民航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鼓励高附加值航空产品研发制造;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分工,促进与航空密切关联的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地区经济进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努力建成航空要素流动开放、创新资源集聚、产业集约高端、资金技术汇集的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
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积极推进临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在理顺示范区管理体制、提高通关效率、口岸建设、扩大双向开放、行政服务、复制应用自贸区改革经验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在“一国两制”下探索建立与港澳机场的合作机制,探索临空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营造国际一流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提供国际一流的机场服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临空经济区。
原文出处: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http://kgw.gz.gov.cn/
文章整理:廖婷婷